非法入境【被困移民监狱】要不要找移民律师?会不会被ICE主动释放?

从2025年2月起,美国多个移民监狱已执行“快节奏驱逐模式”:几乎不再自动释放;若无庇护(未提交I589)程序,可快速完成递解。
幻想“等一等就好了”的时代早已过去。
一、未交I-589,100%被遣返
一名移民家属在对话中提到:“我女儿与信问了三句话,至今无回复。”这位母亲焦虑地等待“旅行证”带来释放奇迹,但现实则是“签了旅行证,如果没有交I-589,100%被遣返。”
I-589,是美国移民局规定的政治庇护申请表,是开启法律程序的唯一门槛。
只要提交I-589,移民法官与ICE必须依法中止递解,等待法院裁定,而未交表格者,ICE可以随时启动遣返流程。
二、等、熬、等:终点往往是航班
许多被关押者,因为没有钱、没有信息来源,甚至没有语言能力,选择“什么也不做”,幻想ICE或移民局会“看他们可怜”而放人。
但现实是,ICE本身就是执行递解的机关,不提交庇护申请等于自愿被处理。
案例一:2023年秋,一位来自福建的女性郑某偷渡入境后被关押在德州某移民监狱。在初次问话时,她被告知“可以配合签证加快流程”,于是签署了旅行证。她原以为签了就能很快放人,结果等了三个月,没有任何释放信号,反而突然被通知“将被遣返”。她在最后一刻才联系上移民律师团队,紧急递交I-589,才勉强阻止了递解。然而因为时机太晚,她的庇护申请面临严厉审查,最终输了大庭,依旧被遣返。
案例二:16岁的J.M.来自洪都拉斯,因帮叔叔走线进入美国后被边境巡逻队拘留。他在移民监狱中收到了一份西班牙语的旅行证,但他误以为那是“释放程序”的一部分,于是签了名。两周后,他哭着告诉营区社工自己“要去纽约找妈妈”,却被告知已被安排回洪都拉斯。社工介入后联系到公益组织,紧急为他申请SIJS(特殊青少年移民身份),但因签得太早,失去了程序保护。
案例三:2024年春,一对委内瑞拉夫妻在亚利桑那被ICE拦截后分别关押在两所移民监狱。丈夫签署了旅行证,等待释放;妻子在律师帮助下递交了I-589,并请求开庭。三个月后,丈夫被遣返回国,因政治参与背景遭当地政府报复,被捕入狱。妻子的庇护申请却进入了正轨,2025年初获得批准,如今在纽约稳定工作。
同一起点,不同选择,命运截然相反。
三、“钱花了,也出不来”
许多家庭在偷渡前已支付了高额“蛇头费”,等到监狱阶段才发现,真正要救人的是后续法律程序,而这些费用往往高于前期成本。有人因此选择放弃庇护申请,但这样做,只会加速遣返,前期投入全部打水漂。但没有钱,不代表没有办法留下来。即使没钱,也可联系公益律师团体。只是这条路比较艰难,适合真正有迫害经历的越南人。
被关押人员
如何确定自己有没有庇护资格、是否将要被遣返,可将该三句话问询管教人员:
1.我在越南遭受破还,
2.我要申请庇护;
3.我要提交I589表。
非法移民不等于没有权利
——非法入境并不等于【没有权利】,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争取合法留下的机会。
正如一位前移民法官所言:“美国的法律不是为富人而设,而是为勇敢者而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