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
申请美国绿卡出现打指模RFE会不会因此遭遇拒签?
作者:美签大鹤 | 专业对付美国签证拒签(214B拒签)
-
214B拒签再签通过案例,申请美国签证被拒签了怎么办?美签拒签原因查询,靠谱的美国签证代办公司机构推荐阅读:申请美国绿卡出现打指模RFE会不会因此遭遇拒签?最近,越来越多的H-1B和职业移民I-140申请人收到了极不寻常的RFE(补件通知),要求受益人配合打指模,并提供最新家庭住址。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补件理由,仅仅是因为移民局称“发现了可能存在的不利信息(adverse information)”,却没有具体说明到底是什么信息、从何而来。
问题一、大鹤您好!这种RFE与以往有何不同?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在过往的实践中,H-1B或I-140阶段的补件,大多聚焦在技术性问题上:学历认证、职位描述、工资标准、专业要求等。
而这次的新型RFE,却让整个移民圈警觉起来:移民局的RFE的内容基本如下:“我们在审理申请时发现了与受益人相关的潜在不利信息,为继续处理您的申请,我们需要提供受益人当前的家庭住址,以便安排生物识别信息采集。”
问题二、大鹤您好!新型RFE释放哪些危险信号?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
危险信号一:补件理由“模糊不清”
以往移民局如果在申请中发现问题,会明确指出问题所在:比如学历不符、职位不匹配等。
而这次,他们只是说:“我们掌握了不利信息”,没有来源、没有细节、没有证据链,甚至没有说明这个“不利信息”是否真实存在。
这就像法院说“你可能违法了,但我不告诉你是哪一条”,你得先配合再说。
危险信号二:程序性正义被“绕过”
要求申请人配合打指模的安排,在H-1B和I-140阶段极为罕见。
通常只有在身份调整(I-485)阶段或面试阶段才会涉及生物识别采集。
这次却直接将“指模采集”引入了申请资格认定阶段,许多律师怀疑:是否有移民执法行为,正在通过RFE这一“非执法形式”被悄悄渗透进来?
危险信号三:风险识别机制正在“AI化”?
有律师推测,移民局可能已经悄然启动一套新型风控系统,可能依赖AI技术,从多个数据库交叉检索申请人信息,甚至抓取社交媒体数据,一旦识别出“潜在高风险信号”,就自动触发RFE并要求“提供住址+采集指纹”。
这不是传统意义的“资格审核”,而更像是一种“执法前的埋伏”。
问题三、大鹤您好!如何应对这种异常补件?
美国签证找大鹤提醒申请人:
1、不要盲目配合
RFE并未清楚说明“不利信息”的内容与来源,申请人有权要求移民局依法披露具体信息内容,否则无法做出合理回应。
2、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按照程序规定,只要是基于不利信息作出决策,移民局必须给予申请人反驳与辩护的权利。申请人可以通过律师,正式提交RFE回复,要求:
说明“具体信息内容”;
明确这些信息与申请的直接关联;
推迟提供生物识别,直至信息完整。
3、谨慎评估后果
目前尚无法判断,如果坚持要求移民局说明细节,会不会影响案件进度或审理结果。但一味妥协配合,可能会无意中交出更多“可用于调查”的个人数据。
这类RFE的出现,绝不是技术性变化,而是移民执法思维正“前置化”的实质体现。从前,我们以为绿卡申请是“审批”而不是“调查”,但现在,界限似乎在模糊。
如果你近期收到了这类RFE,或者担心自己是否在“系统雷达”范围内,可以私信美国签证找大鹤专业意见,不要掉以轻心。
从2005年开始专一对付美国签证拒签,美宝换护照,内地补SS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