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
总统特朗普川普执念出生公民权:扬言上任第一天废除公民权
作者:美签大鹤 | 专业对付美国签证拒签(214B拒签)
-
川普曾宣传自己将在就任第一天就要废止出生公民权。今天,据美国媒体爆料,川普的过渡团队正起草限制美国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的多个版本,为其第一任期未竟的目标——废除出生公民权进行筹备。出生公民权作为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世纪起便成为移民法的核心。川普为何对这一权利执着不已?这一政策若真被挑战,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法律与社会博弈?
一、出生公民权为何成川普眼中“最荒谬的漏洞”?
1、降低非法移民吸引力
川普一再强调,自动出生公民权是非法移民选择冒险进入美国的主要动力。根据现行制度,任何人在美国出生,即使父母非法入境或无合法身份,也能自动获得公民身份。川普认为这为非法移民带来不公平的“福利”,削弱了移民制度的公平性。
2、反对“生育旅游”现象
打击“生育旅游”产业,正成为川普团队打击的另一目标。这些产业利用美国出生公民权的政策,为赴美生产的外国孕妇提供一条“快速获取美国国籍”的捷径。川普团队计划通过限制旅游签证发放或直接禁止孕妇入境来遏制这一现象。
3、强化保守派移民议程
川普的核心支持者中,大量保守派选民对移民政策长期不满。出生公民权成为他们眼中“移民泛滥”的象征,而川普的强硬立场不仅迎合了这些选民,也强化了其政治品牌——一个“为美国优先”而战的强势领导者。
二、行政令还是宪法修正?取消公民权能落地吗?
1、宪法层面
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明确规定:“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美国公民。”多年来,法律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条款的解释涵盖了非法移民所生子女。然而,反对者则认为“受其管辖”可以排除非法移民及其子女,试图以此撼动既有的法律框架。然而,要改变宪法内容的门槛极高,通常需要以下两种路径:
▶ 修宪提案:需要国会参众两院三分之二通过,再由四分之三的州(至少38个州)议会批准。200多年以来,美国总共有11000条宪法修正案被提出,最终只有27条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二。
▶ 召开制宪会议,这自1787年以来从未再次发生,也没有成功记录。
在这些路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川普团队选择了“曲线救国”的策略:通过行政令来修改联邦机构对第14修正案的解释,从技术层面“绕过”宪法限制。
然而,这种方法在法律上存在极高风险,可能立即面临民权组织和法律专家的挑战。
2、政治与社会阻力
即使在共和党内部,也并非所有人支持废除出生公民权。许多议员担心这一举措会加剧社会分裂,损害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传统形象。此外,如何执行新规也将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如何验证新生儿父母的移民身份?这些都可能引发更多社会矛盾。
三、取消出生公民权有何影响?
1、对移民家庭的冲击
若取消出生公民权,大量移民家庭可能面临身份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尚未完成合法身份转换的家庭。这不仅可能增加无国籍儿童的数量,也可能导致美国内部“影子人口”的扩大。
2、对国际关系与旅游业的连锁反应
川普政府收紧旅游签证、尤其针对孕妇的限制措施,可能引发人权争议和国际批评。例如,如何界定怀孕状态?是否会导致对女性游客的歧视性对待?同时,限制政策可能对美国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合法游客的数量。
3、法律体系的进一步极化
废除出生公民权的主张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司法体系的党派化倾向。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法律解释分歧,可能导致更多关键案件进入最高法院,从而改变美国法律的长期走向。
四、川普为何如此执着?
对于川普而言,废除出生公民权不仅是移民政策改革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政治策略。通过高调攻击这一权利,他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1、消除非法移民的主要动力:他认为自动出生公民权是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的主要吸引力之一
2、迎合保守派选民的移民立场:巩固其核心支持群体
3、减少移民数量:通过限制国籍的获得,减少移民数量,并迫使现有非法移民返回原籍国
4、强化自己的强人形象,展现“敢做敢为”的领导风格
五、政策落地难,政治博弈深
川普的出生公民权计划虽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其复杂性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 从法律角度来看,废除出生公民权几乎无法通过合法的宪法路径实现
▶ 从社会角度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对移民家庭、美国社会平等与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 从政治角度观察,川普的强硬表态更多是一种竞选策略,而非真正的政策目标
不论这项计划是否最终付诸实施,川普对出生公民权的挑战将为未来的美国移民政策方向埋下伏笔,也会成为保守与自由两大阵营进一步角力的焦点。
从2005年开始专一对付美国签证拒签,美宝换护照,内地补SS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