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庇护申请者是无证移民吗?什么是无证移民?与递解令有什么区别?绿卡持有人用白卡/福利会被遣返吗?
什么是无证移民?与递解令有什么区别?【庇护申请者】是无证移民吗?和庇护失败者是一类人吗?哪些领白卡的人,最容易被针对性执法/遣返?加州使用白卡的绿卡持有人会被逮捕并驱逐吗?
这六个话题,讲一讲其分别代表的人群,以便于大家进行法律层面的区分。
问题一、大鹤您好!什么是无证移民?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在美国移民政策中,“无证移民”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法律与社会概念,指的是在美国境内没有合法居留资格的外国人。
这包括三种主要情况:
(1)非法入境美国而从未获得签证;
(2)以合法签证入境但签证到期后未离境;
(3)申请某类移民或庇护过程中失效、被拒、放弃或中断,导致身份失效。
这些人即便在美国有长时间居住历史,也不具备正式身份,通常无法获得工作许可、驾照或福利资格。
与之相关但常被混淆的一个概念是“递解令”(Order of Removal)。
问题二、大鹤您好!什么是递解令?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递解令(Order of Removal)是移民法官正式签署的驱逐决定,代表此人必须离开美国。 递解令只有在以下情形下才会生效:
(1)当事人因违反移民法(如非法入境、签证逾期、犯罪记录等)被起诉并完成听证程序;
(2)当事人在移民法院中败诉或自行放弃抗辩权利;
(3)未按时出庭被缺席判决。这类命令的执行由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负责。
因此,“无证身份”与“递解令”之间并不是等同关系:
一个人可能是无证移民,但尚未收到或尚未完成递解程序;也可能一个人曾经有身份但因某些行为被裁定递解。
例如,有些人在提交庇护申请或U签证期间,身份仍处于“等待审理”状态,尚无最终结果,也未被递解。
此外,由于执法部门逐渐借助数据分析与社保系统交叉比对,如白卡医疗记录、学校就读登记、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可能成为ICE掌握行动对象的“信号源”,使无证身份人士更易暴露。
总之,无证移民的法律身份并不等同于“被下达递解令”的人。
问题三、大鹤您好!“庇护申请者”是无证移民吗?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庇护申请者”是否属于无证移民是当前美国移民政策领域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
简单来说:很多申请庇护者在法律上属于“无证移民”,但他们也享有联邦法律赋予的合法程序权利,处于一种“有待裁决的合法申请人”状态。
根据《移民与国籍法》(INA),任何人在进入美国境内后,只要声称因政治、宗教、种族、社会团体或国籍受到迫害威胁,都有权在一年内申请庇护。
一旦递交庇护申请(I-589表格),该申请人便受到一定法律保护,即在案件审理期间,不可被遣返出境。
这被称为“庇护待决状态”(Pending Asylum Status)。
在这一阶段,尽管申请人未持有绿卡,也可能已经非法入境,但法律上不应被简单视为“可递解对象”。
庇护申请人不仅可在150天后申请工卡(EAD),还可以通过正式渠道上庭辩护,甚至有机会获得永久居留权。
然而,在执法现实中,申请庇护的人往往被边缘化,甚至受到"无证移民"同等执法对待。
根据2025年多个移民法律援助组织反馈,许多申请庇护的个体在其案子尚未审结时即被ICE拘押。
一些案例显示,执法人员甚至在申请人打工的餐馆、参与教会礼拜时,依据“无合法身份”【注意,并不是依据无合法居留身份——庇护也属于合法居留身份】名义予以拘捕,忽视其正在等待法庭裁决的事实。
这种做法极具争议,也引发宪法层面的程序正义质疑。
问题四、大鹤您好!庇护申请者和庇护申请失败者,是一类人吗?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更需要强调的是,庇护申请者与庇护失败者并不是一类人。
庇护申请者尚在等待移民法官或移民局裁决,案件未结,法律上仍保有“庇护待决者”的身份。
此类人一般拥有移民局档案编号、按期上庭、有律师代理,部分人还拥有有效工卡,他们在法律上处于“程序中”的合法等待者。
而庇护申请失败者,指的是已经被移民官或移民法官拒绝庇护,且未上诉或上诉失败者。
这些人若未申请其他形式的救济(如CAT、Withholding of Removal等)或获得暂缓递解,便面临递解令或强制离境的法律风险。
因此,申请人和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仍有“合法待决程序”保护身份、是否仍拥有上诉权或救济渠道。
一旦庇护申请失败并走完法律程序,个人身份就转变为“可执行递解者”,此时才真正被纳入ICE拘捕与遣返的核心执法对象。
现实中,庇护失败者也并非立刻被遣返。许多人因原籍国安全、人道理由、家庭关系等原因,获得延期执行、监督释放或申请DACA、U签等替代路径。这使得庇护失败者群体也呈现高度多样化,不能一概而论。
总结来说,申请庇护者在法律上并非“完全无证”,但在行政记录中往往仍被视作“无正式身份/无合法身份”。在川普政府重新定义“优先遣返对象”的过程中,庇护申请人虽然是法理上的“受保护者”,但在现实中,依旧容易被附带抓捕或有选择性的执法。在当前的执法环境中,只要被识别为无合法身份,即可能被ICE列为拘捕对象,关押至移民监狱置入快速驱逐程序。
那么,回到文章最开始内容部分,哪些领白卡的人,最容易被针对性执法/遣返?
1、使用白卡的无证移民:这类人群因健康问题如怀孕、慢性病、精神疾病等,符合紧急医疗资格,在州政府层面获得了白卡(Medicaid)资助。
2、在洛杉矶、圣塔安那等南加重点城市居住者:南加州当前被划定为联邦突袭重点区域,执法行动密度高、频率快、覆盖广。洛杉矶、圣塔安那、安大略等地已成为ICE实际驻点,许多突袭围捕甚至发生在教堂、学校周边,区域内的无证家庭,风险极高。
3、曾接受社会服务补助者:例如参与学前教育资助(Head Start)、领取食物银行物资、接受非营利机构住房补贴者。
4、有移民申请仍在进行中的个体:例如正在申请庇护、T/U签证(人道保护)、取消递解(Cancellation of Removal)等,这些人在法律上具有“等待裁决”状态,但并非完全免于拘捕。
5、未成年子女为美国公民者:因为孩子的出生证明或学校资料经常填写父母真实姓名与住址,家中孩子拥有公民身份,但父母为无证身份,这类“混合家庭”属于高危群体。
为什么是这几类人?
美国鹰派实力认为——白卡=福利=没有纳税且消耗美国社会资源=寄生虫。
而这类人群,在驱逐时,ICE/DHS执法者不会有“不良心理反应”,执法时会更暴力,更正义。
问题五、大鹤您好!美国加州使用白卡的绿卡持有人会被逮捕并驱逐吗?
美国签证找大鹤解答: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与执法环境下,加州使用白卡(Medicaid)的绿卡持有人,通常不属于优先逮捕或递解的对象,但仍有例外与潜在风险。
首先,绿卡(永久居民身份)本身是合法移民身份,使用由州政府资助的白卡医疗补助项目并不违法。
在加州等“庇护州”,州政府长期支持扩大白卡服务覆盖范围,涵盖低收入绿卡持有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和特定病患群体。
然而,美联社披露的信息显示,2025年某些数据被联邦卫生部从CMS系统中提取,并交由国土安全部用于“移民执法策略分析”。
这引发了一种恐慌,即:是否所有使用白卡的人都会被ICE监控或纳入目标名单?
从法律层面来看,绿卡持有人不会因为使用白卡本身而被递解出境,但以下几类情况可能使其身份变得敏感:
1、曾因欺诈方式申请福利:例如使用虚假信息或谎报身份申领白卡,若被判定为欺诈,可能触发移民后果,包括撤销绿卡、入籍受阻、递解程序。
2、在白卡申请中暴露了刑事信息或移民违规历史:如曾因犯罪被判刑、或曾被下达过递解令但未执行者,白卡系统可能间接暴露其隐患记录,成为联邦比对数据的触点。
3、绿卡有效性处于争议或审查中:如曾在国外停留超过规定时限、违反绿卡义务(如纳税、持续居住要求),这些人本身就可能面临移民调查,白卡记录可能成为执法辅助线索。
总结来说,正常使用白卡的绿卡持有人,若没有欺诈、刑事或移民违规记录,通常不在ICE拘捕清单中;但一旦身份复杂、记录异常或受政局波及,也存在被被纳入“执法对象”的风险。
2025/6/16 | Tags: | 政治庇护
美国简单来说就是:usa